聊齋大聖人

佛前獻花

歷史軍事

大宋國,郭北城往北,有壹縣,名為郭北縣。
縣大繁華,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三十五章 京城六扇門

聊齋大聖人 by 佛前獻花

2019-1-19 20:08

  擒拿了這蓮花姑娘,放生了壹只蜻蜓精,帶走了壹只銀倀。
  醉風樓裏盤踞的鬼魅邪祟便算是得到了驅除。
  可雖是如此,但李修遠已經感覺到了醉風樓的背後依仗的勢力不簡單。
  頭牌,賬房不是精怪就是鬼魅,這樣已經非常能說明問題了,京城的水很深,這句話當真是不假。
  世俗的勢力和鬼魅精怪攪合在了壹起,互助互利,誰能擺得平?
  妳有除妖的手段就不壹定有世俗的勢力,妳有大權在握就沒有抓鬼除妖的能耐……要想徹底擺平這事情就必須既有通天的道行,世俗之中又得有大權在握。
  符合這條件的整個京城之中或許就只有護國法師了。
  然而他亦是獨木難成舟,所以才迫不及待的希望李修遠入京,打破京城的局勢,為此送上揚州刺史的職位也在所不惜。
  “夜深了,今日抓妖抓鬼的事情也忙完了,諸位兄臺在下也應該告辭回去休息了,幾位想必也累了吧,不如也早點去休息,改日有機會我們再相聚壹起,把酒言歡?”李修遠在醉風樓裏轉了壹圈之後發現沒有了妖邪之氣,便不打算繼續在這裏逗留了,於是就開口辭行。
  張邦昌和錢鈞等幾位士子卻是意猶未盡。
  “今日李兄除妖抓鬼真是讓我等大開眼界了,前朝的時候有進士鐘馗抓鬼,今朝有李修遠深夜入青樓除妖,這都是難得壹見的奇聞軼事啊,此番之後我定要寫壹本雜記,將這等鬼魅精怪,奇人異事收錄其中。”張邦昌感慨道。
  他曾經也是不信奉鬼神的讀書人,可是自從讀的書越多,尤其是考中進士之後入了通天閣,當了學士,接觸到了種種事情之後自身也是相信鬼神精怪的,只是壹直並未接觸過。
  沒想到平日裏不曾接觸的鬼神精怪實際上就隱藏在自己的身邊。
  只是自己缺少了壹雙見鬼見妖的眼睛,看不清楚罷了。
  “李兄這就要走?真是太可惜了,今日在下可是受益良多啊,不知道李兄居住何處?若是有時間在下必定登門拜訪。”錢鈞十分欣賞李修遠此人,覺得這是可以深交的人物,當即道。
  李修遠道:“我住在不遠處的順風鏢局之中,若是幾位兄臺登門拜訪,在下定會掃榻相迎。”
  他也覺得在京城結識壹些品德還算是可以的讀書人對自己也有幫助,並不反感此事。
  “李兄為何會住在鏢局之內?這豈符合李兄讀書人的身份,我府上尚有幾座幽靜的院子,若是李兄不嫌棄的話可借住我府上。”錢鈞道。
  古人的這種邀請別人去府上常住雖然是壹件很平常的事情,但也只有貴客,亦或者好友,知己,親戚才能享受這樣的待遇。
  錢鈞說這話就代表從心底認可李修遠。
  李修遠笑道:“錢兄的好意我心領了,只是隨行的人有些多實在是不好打攪了貴府的清凈,而且我懂得除妖抓鬼的本事,只怕也容易招來邪祟的報復,壹個人好應付,若是因此連累了錢兄那就是我的過錯了。”
  他也不是假話,此番故意放走了蓮花姑娘的壹道分身,指不定某日五通教的那些個妖邪就打上門來了。
  除此之外自己順風鏢局有金雞,蠻象和甲士鏢師保護,也比較安全,他們既然能防的了鬼魅妖邪,也能防的了潑皮閑漢,乃至於刺客的刺殺,去了別人住處怎麽好布防?
  “李兄想的這般周到是在下愚鈍了。”錢鈞也有些無奈道。
  聽這麽壹說,還真不太好邀請此人。
  李修遠笑了笑,又喊了句:“掌櫃的在哪?還不來把銀錢結清了,我這可要走了。”
  因為鬧妖的事情這醉風樓裏可都靜悄悄的壹片,偏是外面的行人也都繞道走開了,壹下子這裏好像真的有些陰森恐怖壹樣,便連那燭光也有壹些滲人。
  聽到聲音,那掌櫃的慈娘卻是臉色難看的走了出來,她道:“酒錢是十兩,小霜姑娘的琵琶曲子是十兩,蓮花姑娘的舞是壹百兩,壹共壹百二十兩。”
  “給妳。”價格雖貴,但這筆錢李修遠卻給的高興。
  慈娘接過銀子幽幽道:“這位李公子好手段啊,等醉風樓鬧妖的傳聞傳揚出去,日後這裏哪裏還有生意啊,怕是過不了幾日就要被六扇門的人給查封了,之前的壹千兩再加上這壹百二十兩,不到壹千兩百兩銀子就弄垮了整座醉風樓,早知道今日,我昨日就不當誆妳那筆銀子。”
  這壹千多兩銀子還不夠這裏壹日的進賬,難怪她會如此的難受。
  “妳這地方不幹凈怎麽能怪我耍手段壞了妳的生意?妳身為這裏的掌櫃的有些人有妖邪之氣自己心中豈會沒有數?而且妳訛詐別人錢財的手段也的確卑劣,難道我不應該懲戒妳?”李修遠笑道:“作惡的不去指著,反而指責阻止作惡的人,這豈不是是非顛倒,黑白不分?”
  慈娘道:“我賺取銀子也不是落入自己的口袋,而且京城的教坊,青樓,畫船,這些煙花巷柳之地又有哪家是幹凈的?李公子為何就要盯著我這家不放?”
  “萬事總得有個頭,我只是碰巧遇到了昨日的那件事情而已,若是在別處地方遇到的那倒黴的就是別的青樓,只此而已,只是不管哪個地方有妖精作祟,其結果都是壹樣的。”李修遠道。
  也不和這個掌櫃的多言,他拱手向著眾人施了壹禮便起身離去。
  待李修遠離開之後,還逗留在醉風樓裏的張邦昌卻是好奇道:“朱兄,妳這好友李修遠到底是哪裏人士,來京城做什麽的?怎麽以前不曾聽妳提起過?如此有本事和才情,有氣質不凡之人應當不是等閑之輩才對。”
  對於李修遠的好奇讓他忍不住打探起來此人的來歷。
  朱昱說道;“李兄是我在郭北城考秀才的時候結識的,他是郭北縣人士,聽說十歲出頭就是童生了,因為拜了壹位道長為師,學習武藝耽擱了好幾年才來考秀才,其文采和武藝都非常人,雖平日裏文采不顯但卻偶爾有驚世詩文冒出,在下是既仰慕又欽佩啊,此番李兄來京城是來述職的。”
  “聽李兄說他已經平了南方九山王之亂,被朝廷封為揚州刺史了。”
  “什麽?南方九山王造反是他平的?”
  張邦昌大吃壹驚;“聽聞九山王造反的時候聲勢浩大有足足十幾萬人呢,還有白蓮教,彌勒教等邪教加入,就在前幾個月京城還有很多從南方逃難來的人,聽說那個時候九山王已經打下了十幾座大城,占下了快半個揚州地界,當日我還斷言,若是被九山王打下了揚州,有了立足之地這九山王李梁金可就真要成氣候了。”
  京城的書生有些不關心國事,有些卻是非常關心國事,時常議論朝政,點評天下。
  張邦昌就是後者。
  他非常清楚大宋國現在的國情險峻,如烈火烹油,看是盛世繁華,實際上卻已處處都有衰敗之相,壹旦九山王李梁金奪了揚州,再守上個壹年半載,大宋國的半壁江山都要搖搖欲墜了。
  因為大宋國兵疲,若不能壹鼓作氣的剿滅九山王,到時候必定各地紛紛相仿揭竿而起,到時候後果不堪設想。
  “去年在下入京就是為李兄操辦此事,以李兄的文采不說奪得狀元頭銜,但中個進士卻是不成問題的,可是為了剿匪李兄卻是棄筆從戎,只謀了壹個遊擊將軍的職位便散盡家財,招募鄉勇,領兵平亂了,此事我是尤為佩服的。”朱昱感慨道。
  他覺得做人能如李修遠這般算是不枉此生了。
  “真沒想到這位李兄竟如此的不凡,真是欽佩,欽佩。”錢鈞聽的亦是肅然起敬。
  旁邊壹位士子道;“我曾聽說這位李修遠曾用了壹些不光彩的手段奪了幾位前去揚州支援的總兵手中的兵權,扣押了幾萬兵卒,那幾位總兵的狀紙都送到中書省去了,說是李修遠目無法紀,以下犯上,有擁兵自重的嫌疑。”
  張邦昌啞然失笑:“哪有能人不被妒忌的,只有庸人才不會被人中傷,自古以來名臣賢士又有幾個沒有被小人詆毀?我不相信什麽奏章,流言,只相信自己的眼睛,此番醉風樓抓鬼除妖李兄他恩怨分明,有理有據,既有強硬的手段,也不乏網開壹面的良善,更加沒有因為自己是揚州刺史的身份就以勢欺人,反而自己被那掌櫃的訛詐了壹千兩銀子。”
  “若是李兄是擁兵自重,以下犯上之人,那妳我在朝廷遇上的那些官僚又算是什麽?君子寬與待人,嚴於律己,就憑李兄短短壹月之內平了九山王之亂,這功績就足以說明壹切了。”
  “依我看,日後國之危矣,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必是此人。”
  “誒,張兄文采斐然,有大誌,何必妄自菲薄。”錢鈞說道。
  張邦昌搖了搖手笑道;“我的文采只是在詩詞歌賦上,可沒有能力去領兵平亂,便是胸懷大誌,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便算是我兩榜進士,入通天閣做學士,可熬了幾年資歷也不過是外放做個小官罷了,充其量也就算是造福壹方,但要力挽狂瀾,那是萬萬不可能,我自己的本事還是知道的。”
  “要知道天底下有種人天生就是要青史留名,世人矚目的,李修遠就是這種人。”
  錢鈞聞言不由沈思起來。
  回想壹番,這個李修遠的確是有壹種特殊的魅力,是自信?不是,是秉性如壹?也不是?
  但給人的感覺就是此人不管做什麽事情都是堅定不移,壹定能夠成功,讓人忍不住期待他接下來的所作所為,甚至是十分甘願的讓人給他做陪襯。
  因為他做行事必能成功,十分值得信賴。
  這種魅力說不出來,但卻很吸引人,讓誌同道合之輩有壹種共鳴。
  “罷了,不說此事了,夜的確很深了,在下也告辭了,回去之後我還要挑燈夜讀,寫下今日的奇聞軼事呢。”張邦昌笑著說道,隨後便施了壹禮先行離去。
  眾人很快三三兩兩的互相辭別,壹夥人很快就散去了。
  不過他們雖然走了,但是有些事情卻還是在醞釀。
  雖然是在晚上但是醉風樓鬧妖的事情卻已經在京城傳開了,而這個消息首先就傳到了六扇門的耳中。
  京城六扇門是壹個和特別的機構。
  隸屬於皇帝,上能位列朝政,下又能融入江湖。
  麾下捕頭遍布五湖四海,又有無數的武藝高強,手段厲害的能人異士為六扇門效力,抓拿通緝犯,換取賞銀。
  最為出名的就是威震六省的捕頭燕赤霞了。
  只是後來燕赤霞得了機緣,去修劍仙去了,便棄了六扇門捕頭的位置不做。
  但這不可否認的是,六扇門之中藏龍臥虎。
  有人說天底下的難事沒有六扇門辦不了的。
  雖然是壹句誇大之言,但也可以見得六扇門的能量能有多大。
  此時此刻,隨著京城醉風樓鬧妖的事情傳到了六扇門的耳中,立刻就有專門的密探將消息送回。
  然後壹節節上報,最後落到了負責京城治安的總捕頭的手中。
  京城有妖邪是六扇門知道的事情,但只要不浮上水面來六扇門是不會管的,可壹旦鬧出了什麽事情六扇門就會立刻出面,派出有抓鬼除妖本事的捕頭前去治理,確保京城的治安穩如泰山,實在是處理不了的他們會去拜托相國寺的高僧。
  所以消息傳去沒有多久,醉風樓的外面就已經來了壹群奇裝異服,看上去像是江湖遊俠的捕頭。
  這些人形貌各異,有年輕的公子,也有中年婦人,還有其貌不揚的漢子,甚至還有垂垂老矣的老者。
  “醉風樓的荷花精早有所聞的,她修煉的是丹鼎派的采補之法,不過因為平日裏夠謹慎,沒有露出紕漏,我們也就沒有去管了,畢竟是五通教的人,貿然抓拿了總歸是會在京城掀起波瀾的,今日是哪方高手順手把這朵蓮花給摘了去?”
  壹個駝背老者瞇著眼睛笑道。
  “打探到了,是壹個叫李修遠的讀書人,住在順風鏢局。”壹個探子立刻送來了消息。
  京城之中沒有他們打探不到的消息,畢竟是要維持皇城的治安,怎麽能沒有壹些本事?
  “大人。要去看看麽?”老者歪著頭看著旁邊的壹位魁梧的男子。
  那是負責京城治安的總捕頭。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