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財富之路

新壹思言

都市生活

2000年8月,紐約曼哈頓。
昨夜的壹場小雨,令今日紐約的天氣顯得有些悶熱。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二十三章:壹出好戲

美利堅財富之路 by 新壹思言

2024-5-18 18:39

  10月5日。
  距離九壹壹事件發生,已經過去了二十六天。
  這天晚上七點左右。
  彭博社旗下的幾家電視臺,還有史密斯傳媒旗下的AMC電視臺,共同推出了壹個偽紀錄片的節目。
  在這個節目裏,偽紀錄片拍攝者,用上各種抒情的手法。
  將曼哈頓從誕生到現在的兩百多年歷史,用壹種道德綁架的方式,向觀眾們演繹了壹遍。
  當壹開始數量還不是很多的觀眾們。
  以為這是電視臺,特別推出的關於曼哈頓的紀錄片時。
  紀錄片播放到中間,令無數美國人震驚、心傷的壹幕出現了。
  驕傲的雙子塔倒塌的壹瞬間,重新出現在電視上。
  在電視的結尾,偽紀錄片拍攝者,將壹行行數據直接列了出來。
  這些數據包括九壹壹事件發生前,曼哈頓島上常駐居民人數,還有事件發生後島上常駐居民的人數。
  還有因此而撤離的公司,因此而永久離開曼哈頓島的人數。
  在這部偽紀錄片的結尾,為整部偽紀錄片配音的美國著名配音大師唐·拉方丹。
  他充滿抒情和感傷的聲音響起——
  “我們曾無比鐘愛這座城市。我們熱愛它的繁華,它繁華的景象就好像我們的國家——強大而繁榮。”
  “可它遇到了最不可原諒的侵犯,那些KB分子傷害了它。作為維持這個城市存在的人們,我們沒想著去拯救它,反而卻想著逃離它……”
  “這壹事實令我感到傷心,曼哈頓需要妳們,紐約需要妳們,美利堅需要妳們。”
  “勇敢堅強,自由的美國人們!”
  在唐·拉方丹詠嘆調壹般的抒情聲中,偽紀錄片結束。
  這部紀錄片拍的並不是很出色。
  由於時間緊任務急,甚至可以說很粗糙。
  裏面的很多片段,甚至還是黑白的——用的上世紀的影像資料。
  大部分內容,都是通過各種片段剪輯而來。
  也就最後的那些內容,全都是和大事件有關的最新的采訪、拍攝畫面,顯得比較真實。
  從拍攝手法到紀錄片的畫質,都可以說很粗糙。
  打分滿分十分的話,最多五六分那種。
  可它的出現,卻讓幾家電視臺的收視率,後面爬的很高。
  主要的關鍵,還是此時的大部分美國人。
  還沈浸在九壹壹的悲傷中,還沒有脫離出來。
  在這個時候它的出現,無疑是揭開了許多人內心的傷疤。
  該偽紀錄片節目,最後多家電視臺的收視率統計出來,壹共為800萬人次。
  不是很多,但也不算少。
  在稍後11點,它被重新播放的時候。
  收視率得到了壹個極大的提升。
  彭博社多家電視臺和AMC電視臺的兩個頻道。
  統計出了壹個大約2500萬人次收看的收視率。
  這意味著幾乎每四個美國家庭,就有壹個家庭收看了這個略顯粗糙的偽紀錄片節目。
  隨後的第二天。
  2001年10月6日。
  伍爾沃斯大廈(改名申請沒通過)門前,聚集了大量的記者。
  這些記者裏面,有美國各大報紙的記者,比如《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等等等。
  有各大電視臺、電視網的記者,像NBC電視臺、CBS電視臺、ABC電視臺等等等。
  在昨天,有消息傳出——在當前這個許多大公司,都想要撤離曼哈頓下城的時候。
  來自德克薩斯的紐約人。今年新鮮出爐的世界首富,這座城市中最有名的名人之壹。
  親愛的亞伯·史密斯先生,他卻逆流而上。
  他選擇將自己的辦公室,還有將自己的所有公司的總部。
  全都搬到“危險”的曼哈頓島。
  遷徙到距離事故發生地點,不足800米的伍爾沃斯大廈這邊過來。
  在這個很多華爾街巨頭,都選擇搬出華爾街的時候。
  史密斯資本和亞伯·史密斯,卻寧願冒著風險,選擇回到“最危險的地方”。
  這個消息昨天壹經傳出,便備受媒體工作者們矚目。
  由於來的記者太多,還有壹些圍觀群眾出現。
  和亞伯關系向來都非常好,好的過分了的紐約警·察局。
  也因此特意派出大量警員,過來幫忙維持秩序。
  話說回來,只要是任何事關史密斯的,並且在紐約發生的事情。
  需要用到警方的時候,這些紐約差佬壹個個都非常的賣力。
  誰叫從去年以來,史密斯就是NYPD慈善捐款人列表裏永遠的第壹位呢?
  提壹句題外話——去年年底開始,據說有9名“退休”的NYPD成員們,選擇了加入史密斯先生的巖石安保。
  這些NYPD的前成員們,都獲得了非常好的優待。
  比如比在紐約工作時,高50%的薪酬。還有比任何公職人員,都要完美的牙科醫保等等等福利。
  這些“退休離職”人員,裏面最少壹半都是底層警員。
  所以……
  NYPD的77個分局,12個交通分局,9個房屋警·察勤務轄區,正式警官34,000人,文職人員18,000人,協警人員4,000人,學校保安人員5000人,2300名交通警察,與350名交通執法監督員——他們都表示,特別願意維護像史密斯先生這種友好市民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利益!
  圍在沃爾沃斯大廈面前的圍觀群眾,還有大量的記者攝影師們。
  也因此發現,今天出現在伍爾沃斯大廈周圍的紐約差佬們。
  他們的數量,比平時市長出來巡視的時候還要多!
  “……怎麽會有這麽多的警·察。”
  NBC環球電視臺的特約記者,忍不住對自己的攝影師說。
  攝影師也吐槽:“這些警·察的數量,感覺比大統領來紐約的時候還要多……”
  旁邊另壹名身上穿著CBS電視臺馬甲制服的記者笑著道:
  “在紐約,誰不知道史密斯先生和NYPD的關系?這種情況非常正常!”
  “好吧。我其實也知道。”NBC電視臺的記者說。
  CBS的記者看了眼他的NBC制服馬甲,忍不住道:
  “我聽說史密斯先生,壹直想收購妳們的電視臺。夥計,也許以後妳也可以為他打工。”
  “我們倒是想。”NBC的記者聳聳肩,“聽說史密斯先生只要買下壹間公司。他在新公司的第壹步,就是給所有人漲10%薪水。我也想漲薪水,可惜目前為止還沒有實現呢。”
  CBS的攝影師也想說兩句,反正都是同行,平日裏經常見面,不認識也是臉熟的人。
  這個時候,在許多紐約騎摩托車的警·察護送下。
  不遠處的拐角,有數量眾多的車輛往這邊開來。
  當頭是壹輛掛著紐約警徽的凱迪拉克SUV,後面有許多凱迪拉克的轎車。
  那輛掛著警徽的凱迪拉克SUV,車牌號為“NYC-911”的車輛。
  很多紐約地頭蛇般的記者,都知道這是紐約警·察局總局長克利克的車。
  連克利克都來了,記者們振奮了起來,大家都好奇市·長先生會不會來。
  答案是——沒有來。
  只見車隊前方,“NYC-911”車牌號的凱迪拉克改裝警·車,緩緩來到伍爾沃斯大廈門口停下來以後。
  克利克總局長寬厚的身姿,從車上下來。
  壹身警服的他,朝記者攝影師方陣笑著揮手。
  接著“NYC-911”離開,克利克站到伍爾沃斯大廈入口臺階上,威武的目光掃視四周。
  車隊繼續前進,數輛凱迪拉克轎車車身上,下來了很多西裝革履身材強壯的人物。
  他們有的散到四周,有的站到了克利克的旁邊。
  有認識這些高大西裝男的人,認出來其中有好幾個都是經常出現在亞伯身邊的保鏢。
  立馬有記者小聲說:“史密斯先生要來了!他的貼身保鏢都出現了!”
  果然下壹刻。
  壹輛和白房子主人的最新座駕,長得壹模壹樣的凱迪拉克“怪獸”,穩穩的停在由紐約警·察、安保人員和隔離帶隔出來的寬敞路邊。
  “難道小灌木大統領要來?”有壹名記者驚呼。
  “切……妳是哪個報紙或者電視臺的?這點見識都沒有!妳不知道亞伯·史密斯,也有壹輛凱迪拉克怪獸嗎?”旁邊另壹名記者說。
  凱迪拉克怪獸,是美國人對新壹代凱迪拉克旗艦轎車的稱呼。
  白房子最新的那輛陸軍壹號,它在沒有插星條旗的時候,就被稱為凱迪拉克怪獸。
  記者們不知道的,是亞伯這輛凱迪拉克怪獸。完全就是白房子的主人,只用了壹個月的那壹輛。
  聽說他喜歡以後,喬治直接以特殊的名義,將這輛車交給亞伯使用。
  甚至都不用買,車牌還掛著DC特區那邊……
  只不過不能掛星條旗,不能稱陸軍壹號。
  但本質上它就是陸軍壹號。
  至於喬治自己,他再讓凱迪拉克改裝壹輛就行了。
  都是國庫出錢……壹輛改裝車而已,就算大家都撈壹遍,也就是國庫裏少個壹兩百萬美元。
  停穩了的凱迪拉克怪獸,下來了兩個身高兩米以上,看起來更像是NHL球員的大高個。
  其中壹個是黑人,壹個是白人。
  這兩人堵住了射向車門的任何視線,等這兩人站穩以後。
  車上打開的車門,才出現了亞伯的身影。
  在他出現以後,壹個剎那之間。
  相機和閃光燈好像下大雨時,雨點砸在屋頂上的聲音壹樣。
  瘋狂的響了起來。
  然後大家便看著亞伯·史密斯,面帶微笑走向克利克。
  兩人在伍爾沃斯大廈的臺階上,笑著握了壹下手,還各自擁抱了壹下,看上去關系親密的很,體現了紐約警民的魚水之情。
  事情還沒結束,又陸陸續續有車輛停下,許多史密斯資本的員工們面帶微笑下車。
  在記者們的拍攝下,他們壹個個看起來很開心的拿著自己的隨身辦公物品,饒過正面的亞伯和克利克,陸續往伍爾沃斯大廈走進去。
  連續走進去幾十個人以後,記者們終於獲得了向前幾步,采訪亞伯與克利克總局長的機會。
  但能夠獲得這種采訪權利的,其實只有那幾個主要電視臺和報紙。
  像第壹個得到采訪機會的,就是AMC電視臺的記者馬利文。
  “……克利克總局長妳好。我想問個問題,為什麽史密斯先生的搬遷,NYPD會給這麽大的支持?”
  克利克回答:“因為這就是NYPD的責任所在!我們要保護好所有的紐約市民,我們發誓!”
  《紐約觀察家》記者阿什莉采訪亞伯——
  “史密斯先生,在現在那麽多企業家、金融家都在逃離曼哈頓的時候。為什麽您反而回來了?要知道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把總部搬出去了!”
  亞伯微笑回答:“我去年離開,是討厭曼哈頓交通上的擁擠。但我永遠愛著曼哈頓。當聽說有人拋棄它的時候,我認為我無法冷眼旁觀。在我的好朋友邁克爾·布隆伯格的建議下,我決定重返曼哈頓。”
  亞伯在這裏,刻意忽略了他五月份時。
  就對外公布過的,史密斯資本本來就會在今年年底,重新回曼哈頓辦公這件事。
  這時候就輪到彭博社的記者表演了。
  “史密斯先生,您剛才說是布隆伯格先生的建議?布隆伯格先生給了您什麽建議?”
  “哦,邁克爾他對我說。”亞伯面帶笑容,迎向眾多的攝像機和照相機,“他說紐約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紐約的市民是世界上最好的市民。而曼哈頓島,是紐約不可分割的壹部分。在所有人都拋棄曼哈頓的時候,紐約人不能拋棄曼哈頓。”
  “作為壹個紐約人。邁克爾說他和他的公司,永遠都不會離開紐約,不會離開曼哈頓。他建議我也如此。”
  “我覺得他說的很對。所以我選擇從皇後區,重新回到曼哈頓!”
  壹個《美國太陽報》的記者突然問道:
  “史密斯先生,我記得您是個德克薩斯人。現在您又說您是紐約人,這是什麽情況呢?”
  “我確實來自德克薩斯。事實上大部分的紐約人,都來自全美國各地。但我認為不管是哪裏人,只要來了紐約就是紐約人。紐約歡迎所有人!”亞伯微笑回應。
  采訪持續了半個小時,不斷有記者發問。
  但有心人只需要稍微觀察壹下,就會發現獲得發問機會的記者。
  要麽就是史密斯傳媒旗下各個子公司、報社的記者。
  要麽就是彭博社旗下的記者。
  突出壹個“托”字。
  整體的采訪效果,自然也就各種高大上。
  配合記者們經過幾天幾夜研究的這些問題,和問題之後標準的采訪答案。
  不知情的正常的美國普通人,看到今天的這壹場采訪。
  大部分都會出現幾個印象。
  比如……
  史密斯先生熱愛紐約,甘冒風險重返曼哈頓。
  又比如……布隆伯格先生是促使史密斯先生返回曼哈頓的重要存在。
  或者……紐約活力四射,哀痛只會使紐約更加奮發向上。
  等等等等。
  最後總結下來就是史密斯先生,還有壹個布隆伯格先生。
  所以當這壹場“大戲”結束的時候。
  亞伯口中的史密斯大廈第五十二層。
  總面積大約323平方米,大廈最頂端的辦公室裏。
  看完彭博社和AMC電視臺的工作人員,送上來的采訪錄像帶以後。
  剛才全程沒出現,但全程出現在克利克和亞伯口中的布隆伯格心情大悅。
  “這壹切……”
  布隆伯格雙手交疊在壹起,緊緊的抿著嘴,表情愉悅,輕輕的鼓掌:
  “太完美了!真的是太完美了!多好的壹場采訪。我想它壹定能讓看到它的美國人或者紐約人,重新煥發對這座城市的信心和熱愛!”
  看著老家夥開心到就快跳起來的樣子。
  亞伯傾笑著搖了搖頭,看向旁邊的紐約總局長克利克。
  “這壹切都是伯納德的功勞。他剛才的回答,可比我巧妙多了。”
  克利克連忙笑著說:“沒有沒有。史密斯先生才是真正的核心。記者們的關註點都在他的身上。”
  布隆伯格哈哈大笑,“兩位都非常的好!太完美了!”
  亞伯和克利克兩人相視壹笑,神態輕松。
  克利克全名伯納德·克利克。
  克利克曾於上世紀70年代,在翰國當美軍憲兵。
  嗯……不久前因為喝酒醉駕犯罪,從翰國被遣返。
  回到美國的那名美軍成員,該名成員的頂頭上司,曾經就是克利克的屬下。
  當年克利克離開翰國以後,又去了特莎王國為當地政要當保安。
  1986年,他開始在NYPD任職,並於去年升任總局長。
  大事件發生以後,紐約警·察和消防人員在危難中表現出的勇氣和犧牲精神,受到公眾廣泛贊揚。
  但是各單位間混亂的通訊,和協調能力也飽受媒體質疑。
  克利克之也不大好受。他畢竟去年才剛剛上任,上任剛掌握權力沒多久,就出現了這種事情。
  克利克覺得真的不能怪他,他也是盡力了的。
  今天這樣壹出,克利克也多少能夠得到壹些好處。
  能給他在記者和普通民眾間,獲得壹些正面的評價。
  加上與亞伯很深的關系,還有布隆伯格今年取代了朱利安尼,將會成為新的象黨候選人的原因。
  克利克今天才會率領NYPD,為亞伯助陣,搞出來這樣陣容巨大的壹出戲。
  目前看來這壹出戲完成度很好。
  接下來主要就要看紐約普通人,還有美國其他地方的觀眾們,對這壹出好戲的評價了。
  要是評價比較好的話,那在場的三人都能夠獲益。
  像克利克,他因為九壹壹事件產生的負面評價,很明顯會降低壹些,不會壹直被紐約人逮著罵。
  像布隆伯格,他則能爭取到大量的選民選票,這對他今年的競選有很大幫助。
  至於亞伯,估計以後紐約,或者應該說曼哈頓,就會變成他的主場了。
  再說了就算沒完成也沒關系。
  今天他主要還是幫布隆伯格。
  反正他都要回曼哈頓島辦公的,多拿出來壹個上午的時間,演這樣壹出戲。
  對他來說也只不過是順手而為而已。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