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統不正經

瘋神狂想

都市生活

大美院陶研中心大樓之內,陶藝勻工作室之中,壹群年輕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工作!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九十六章 壹招鮮吃遍天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38

  其實,膏藥古稱薄貼,是壹個比較多見的傳統中藥制劑,是膏方的壹種外用劑型。
  膏方是膏、丹、丸、散、酒、露、湯、錠八種劑型之壹,具有簡、便、驗、廉的突出特點。
  唐代《外臺秘要》中就有“取黃狗皮裹腰痛處”外治風濕腰痛的記載。
  狗皮也因為其不透氣並且皮厚適中,炮制後異味不太明顯,成為藥工制作膏藥的選用膏藥襯的材料。
  不說其他,同仁堂等著名傳統中藥企業所制膏藥中,不乏有狗皮膏藥,其中的暖臍膏藥,就非常有名。
  明朝的回天國手龔廷賢,在《萬病回春》記載的壹個貼肚臍眼的止痢狗皮膏方子,解放前在很多藥號裏都有,應用很廣泛。
  這些方子,這位祖傳老中醫可都有,而且十分精通。
  也就是說,只是稍微了解了壹下,陳文哲就發現了好幾種方子,比較常用的就有止痢疾和暖臍膏。
  特別是止痢疾貼,對小兒痢疾有特效。
  那種猶豫消化不良,或者是受涼等等,造成的拉肚子,也有壹定效果。
  畢竟人家還能制作暖臍膏,壹通百通,稍微調整壹下藥方,就可以制作出各種有針對性的方子。
  這些方子使用的藥材也都不貴,甚至是平常,比如止痢疾方,就很平常。
  其方如下:乳香(五錢)、沒藥(五錢)、木鱉子(十個)、杏仁(四十九個)、桃枝(四十九節,二指長)、柳枝(四十九節,如箸大)。
  制作起來也不難,用香油七兩,將木鱉子以下四味入油炸,浮撈起渣。
  下黃丹三兩,熬將成膏,用槐枝不住手攪,滴水成珠退火,再入乳香、沒藥,加麝香壹分攪勻。
  就這樣簡單的制作完成,之後晾曬壹下,退去火毒,攤於邊長5cm的狗皮上,就可以了。
  止痢疾膏這樣的壹帖膏藥,在近代很有名,很多近代名醫都對此贊不絕口。
  流傳到現在,很多醫學大家對此狗皮膏藥的評價是:貼瀉痢如神!
  慢慢的陳文哲走出了藥房,這時他才發現,這家藥房的的後面居然還有壹座院子,而這裏應該是壹座小型制藥工廠吧?
  因為他看到了制造中藥,或者說熬制藥膏的所有工具,甚至他還看到了壹些裁剪好的狗皮。
  “看到了吧?我們家真是祖傳的,這是狗皮,我們家的祖傳狗皮膏藥,壹絕!”
  就在陳文哲進入後院的時候,這家的主人也跟了上來。
  對於幫他處理麻煩的陳文哲,這家的主人還是十分看重的,他還想著,是不是連這家藥房,也處理給這位土豪。
  陳文哲此時也有點心動,這裏的任何壹件東西,都有著濃郁的歷史文化底蘊。
  這樣的東西,不是使用了回溯技能,就可以扔掉的。
  當然,這也是陳文哲的收藏癖。
  不過,隨著看到的東西越多,陳文哲得到的也越多,他也越來越了解狗皮膏藥。
  這種原來他看到了就是壹笑,當做小醜的良藥,現在才知道,這真是良藥啊!
  特別是通過壹些書籍的回溯,讓陳文哲更加了解狗皮膏藥。
  膏方在傳統中醫治療病癥中使用歷史悠久,分內服和外用兩種。
  現在陳文哲看到的主要是外用的壹種,而且種類很多,這些東西,居然記錄在了他眼前的壹些書籍之中。
  來到壹座書架跟前,陳文哲隨手抽出壹本《中醫膏方的歷史源流》。
  沒有看書,而是看它的歷史,這樣看會發現壹些更有意思的事情。
  比如壹位老先生在研讀這本書籍,通過他的嘴讓陳文哲知道,狗皮膏藥是外用藥的壹種俗稱,依據中醫的內病外治等原理,將藥物直接敷在患病部位,從而治病。
  這位老先生的傳承,傳自明代,根本不是傳自什麽鐵拐李,而是因為他姓李,就這樣抱上了粗大腿。
  其實他家的傳承,來自明代崇禎初年的姚本仁。
  這壹位從老家進京會考,因醫術高超、手法獨特,被提拔成當朝禦醫。
  清順治三年任太醫院院長,擅長內病外治,以貼敷療法為宮廷家族療疾,深得皇室恩寵。
  公元1644年,姚本仁告老還鄉,遷居於彰德府,始設醫館“宗黃堂”配制姚家膏藥。
  他將黑膏藥塗在狗皮上制成黑膏藥,為當地百姓治病。
  因他不圖賺錢,賒藥濟貧,懸壺濟世,隨即享譽四方。
  又因為他把膏藥塗在狗皮上這個特征,大家就深刻地記住了狗皮膏藥這個名字。
  這樣壹位醫學大家,自然是樂善好施,也不會敝帚自珍。
  就是在這壹段時間,李家祖上獲得了傳承,並且壹直傳承至今。
  很可惜,姚家沒有敝帚自珍,李家卻是有著傳男不傳女的傳統,所以到了現在直接絕傳了。
  放下《中醫膏方的歷史源流》,再抽出壹本神農本草經。
  陳文哲知道,裏面有著獨特的傳承,果然,翻開書本,裏面的夾縫之中,就有著壹些行醫心得。
  陳文哲知道,裏面隱藏著壹些方子。
  這壹本《神農本草經》中有阿膠(鹿皮膠)、白膠(鹿角膠)兩種膠的制作方法,這其實是現在的膏藥制作的基礎。
  《山海經》中,本來就記載著用羊脂膏外用治療皮膚皴裂,只不過,要用山海經上的方子治病,應該沒有人這麽心大。
  但是,經過姚家和李家幾十代人的研究,這些方子確確實實是可以用的。
  但是,流傳到現在,壹些方子已經被人為淘汰。
  就說阿膠,李家就絕對做不起來,他們也沒有想著要自己制作阿膠,畢竟這樣的東西耗時費力做出來,也並不壹定賣得過東阿阿膠。
  還有,壹招鮮吃遍天,他家有壹種絕活可以賺錢就行了,又何必多此壹舉?
  這是典型的小民思想,小富即安啊!
  放下山海經,再拿出壹本醫書,陳文哲還真想看看,這家李氏祖傳老中醫,到底有多少好用的方子。
  《靈樞·經筋》中,記載用馬膏、白酒和桂外用治療筋脈縱弛;
  《靈樞·癰疽》記載的有冷食豕膏治療化膿疽。
  這時,陳文哲才知道,狗皮膏藥這個稱呼,並不準確。
  準確的說,狗皮膏藥應該是鉛丹膏藥。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