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統不正經

瘋神狂想

都市生活

大美院陶研中心大樓之內,陶藝勻工作室之中,壹群年輕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工作!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壹百七十二章 相差懸殊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40

  真要算起來,鹹豐時期,除了因為歷史事件的特殊時期,再就是其瓷器制作的大轉折問題。
  就是因為這這種,才會造成鹹豐瓷器的珍貴。
  在《鹹豐官窯粗中有精》壹文中,就有對鹹豐瓷器的描述,特別是壹些改變。
  比如以青花礬紅龍紋杯為例,鹹豐以前其口沿的弦紋以釉下青花燒造,至同治、光緒時期便改為礬紅彩顏料。
  所以,鹹豐時期的瓷器,也是特別的,最重要的是數量不多。
  就算是故宮博物院,所藏鹹豐朝的器物,與其他各朝相比,數量也是相差懸殊。
  據之前的統計,瓷器壹項清宮共留存了31萬余件。
  而在如此龐大的數量之中,鹹豐壹朝僅為560余件。
  這個數據的對比,正好說明鹹豐瓷器的稀少。
  乍壹看,五百六十余件,好似不少,但是,那是清宮留存的啊!
  清宮留下的就這麽點,那麽民間流傳有多少?
  據說故宮中擁有35萬件陶瓷器,包括壹級品1100多件,二級品約5.6萬件。
  另有從全國200多個窯口,所采集的3.6萬余片陶瓷標本。
  收藏的也很齊全,尤其體現在三國至唐五代陶瓷器、元瓷、清中晚期禦窯、宮廷陳設用瓷。
  其中有紫砂器、多釉彩大型瓷器、清禦窯生產資料、歷代民窯瓷器和考古發掘資料。
  這麽多瓷器,鹹豐壹朝就五百六十余件,這絕對不多。
  如果這麽對比妳還感觸不深,那麽就對比壹些有記錄的燒制瓷器的數量。
  如明宣德八年,應專掌禦膳的機構尚膳監之需求,壹次燒造各樣瓷器四十四萬三千五百件。
  還有清雍正六年至十三年,“計費帑金數萬,而制進圓琢等器不下三四十萬件”。
  燒制了這麽多,而至清末,皇宮內保存的陶瓷器,達數十萬件之巨。
  在這麽多瓷器當中,就只有不足六百件鹹豐瓷器。
  造成這麽稀少的原因,壹個就是在位時間短,另外就是太平天國的影響。
  當然,除去太平天國的影響,鹹豐末年,英法聯軍燒搶圓明園時,鹹豐官窯器又遭厄運。
  這可謂雪上加霜,故留存至今的極少。
  少,自然就值得加以重點保護,對民窯制品亦然。
  在拍賣市場方面,鹹豐官窯由於傳世稀少,在收藏市場上很少見其露面,其價格比宣統要高。
  如壹只清鹹豐仿官釉貫耳方瓶,其造型之準確規整與釉水之瑩潤淡雅,有乾隆盛世之品格,故在2011年就已售價不菲。
  這只鹹豐仿官釉貫耳方瓶,在神都保利2011年春拍之上,其成交價就達到207萬人民幣。
  為什麽能賣的這麽貴?其實鹹豐時期,實為轉折之關鍵期。
  此後隨著窯廠的坍塌,庫存瓷樣的毀失,窯工的紛紛遷徙,對景鎮乃至全國制瓷工業的發展,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也可以說,從此之後,官窯器的品質,就已經不敢保證了。
  所以,宣統時期的壹些中規中矩,絕對算不上精品的官窯器,也顯得尤為難得。
  清末是個特殊時期,加上鹹豐宣統賽乾隆,所以,這壹次陳文哲沒有特意仿清三代的賞瓶,而是仿了壹些晚晴的作品。
  其中壹件肯定是同治龍紋賞瓶,自然不止是青花瓷,他還可以自由發揮壹下,做壹些描金、粉彩、中華紅彩。
  反正陳文哲現在也不是向著出售,他只是想要仿壹批有著晚晴風格的瓷器。
  有沒有傳承,是不是傳承有序,這些都不重要。
  因為他也沒想到做成高仿流入社會,他就只是單純為了欣賞、收藏。
  當然,要真尋找壹些有著各種工藝的精品,也是能找出來的。
  比如像清宣統粉彩描金雲蝠紋賞瓶,就是壹件難得的描金和粉彩結合的經典賞瓶。
  賞瓶容易制作,但是粉彩描金雲蝠紋賞瓶,原來對於陳文哲來說,卻並不容易做。
  不說其他,只是開門的兩種工藝,他原來就做不了。
  粉彩他會做,但是宣統粉彩,他並壹定能調制的出來。
  現在當然沒有這種問題了,想要制作宣統粉彩,只要在隋侯之珠內部搜索,就可以得到配方。
  這樣讓他仿制各種瓷器,就變得太過方便了。
  有了釉料配方,再就是描金工藝,這也是他最近才真正掌握的壹門工藝。
  也只有這些基礎技能,全都點滿,他才能輕而易舉的做出壹件清代宮廷瓷器。
  所以說,就算是壹件清晚期的宮廷禦用之物,對於民間的制瓷匠人來說,有時候也有著天塹搬的技術難度。
  這也是他仿制十大瓶類經典器型的原因,原來他還真沒有底氣,仿制出壹些精品。
  現在不壹樣了,他可以很輕松的制作出來。
  只不過在放飛自我了壹段時間,仿制完清宮的作品之後,陳文哲還是回歸正途,繼續制作十大經典瓷瓶。
  只不過在這裏,他還是自由發揮了壹下,制作了壹件中華紅賞瓶。
  沒辦法,這種瓶子實在是太漂亮了,只要看到,陳文哲就忍不住仿制壹件。
  再說,這中瓶子之中,也有著壹些新工藝。
  因為陳文哲這次做的賞瓶,準確的官方學名,應該叫:紅瓷麥稈畫賞瓶。
  麥稈畫花瓶,是近幾年紅瓷市場上的新寵。
  它結合華夏最新制陶工藝,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創新。
  就是在紅瓷整體美觀度上進行突破,把原本深沈無光的陳舊暗淡,變得玲瓏剔透、色彩艷麗!
  賞瓶作為紅瓷中美觀、典雅的代表,更是受到了高度的關註和贊揚,使其迅速躥紅,壹躍成為禮品界的明星!
  這樣壹種瓷器,加上陳文哲正好會燒制中華紅,他自然不會放過。
  而制作出來之後,效果更好,本來大紅色的釉色,就足夠艷麗,加上其玲瓏剔透的瓶身,就讓這種詞器,美艷的不可方物。
  制作完成這件瓶子,陳文哲感覺他的各種工藝,已經能夠完美的融合在壹起。
  這讓他可以隨心所欲的制作各類經典瓷器,也可以隨心所欲的駕馭各種工藝,讓它們融合,最終讓作品變得更加璀璨。
  而十大經典瓷瓶的最後壹種是燈籠瓶,這種瓷瓶他以前還真從來沒有做過,現在就用它來最後收尾。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