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統不正經

瘋神狂想

都市生活

大美院陶研中心大樓之內,陶藝勻工作室之中,壹群年輕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工作!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五百九十七章 變幻的釉彩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41

  如陽洛墓葬出土三彩馬,在不同的部位施各種釉色。
  馬身黑色,頭、鬃、尾、蹄均為白色,鞍韉為綠、黃、白色三色,革帶為白色。
  整匹馬釉彩和貼花裝飾高貴華麗,神采飛揚。
  點染融彩法是通過點染彩點、彩帶和彩塊,使各種釉彩配置、配合、流串,構成大小各異、濃淡不壹、虛虛實實、斑斑駁駁的畫面,具有艷麗濃郁、典雅朦朧的美感。
  彩點,有淺底深點和深底淺點兩種。
  淺底深點,是在素胎或淺色底釉上,塗以大小壹樣或大小不壹樣的釉點,排列整齊或自然散落;
  深底淺點,是通過特殊工藝留白,采用塗蠟或油脂的方法,先用蠟點出大小不壹散落或排列整齊的圓點,再掛釉彩。
  燒制時塗蠟處釉彩,暈散形成若虛若實的白色斑紋。
  彩帶是用各種釉在器物上畫成彩條,或在器物上部點上釉色,經過高溫熔融形成壹條條自上而下的彩帶。
  這種彩帶由於器表的凹凸與起伏,釉色的濃厚和淡薄,任意浸漫和流淌,形成變幻莫測、自然天成的垂流條紋。
  這種垂流交融的方法,在西陜三彩上使用較廣,南河三彩上則較少使用。
  彩塊是用不同顏色,在器物上任意塗抹,由於釉彩的流串和交融,構成了如晚霞般明艷,又如雲霧般變幻的畫面。
  這是三彩器皿上,運用最多的方法。
  加彩貼金法,又可分為局部素胎彩繪,和釉上彩繪貼金兩種方法。
  俑類的頭部壹般都不施釉,在素胎上用朱、黑、赭等色畫出人物五官和帽飾,有些還貼金,這就是局部素胎彩繪貼金。
  與釉彩相比,彩繪可以細致入微地將人物的須眉五官描繪出來。
  還可以根據不同人物的身份特點,作不同處理,使俑具有強烈的個性。
  因此在三彩盛行期間,仍在俑的頭部采用彩繪的方法。
  釉上彩繪貼金,是在釉上局部彩繪貼金的方法,可以彌補三彩釉表現能力的某些不足。
  經過彩繪,人物的衣飾、動物的造型得以強調,貼金又增加了豪華的效果。
  三彩技術完全成熟以後,有些俑仍采用這種方法。
  例如天王俑或武士俑,全身都施壹層薄釉,然後用彩繪出衣飾、五官,鎧甲部位貼金。
  唐墓出土的壹些鎮墓獸,彩色淋漓,在獸的火焰狀翅膀上貼金以提高效果。
  【鎮墓獸】古人想象出的鎮惡驅邪之神獸,放於墓道口。
  出現於漢代,南北朝後流行。
  它綜合了多種動物的形象,面目猙獰。
  其作用壹是防止妖魔鬼怪對墓主人靈魂的侵擾,二是威懾和恐嚇盜墓賊。
  歸納起來,施釉工藝的具體方法,也就那麽幾種。
  比如隨意散施法,先將器物施壹層白色底釉。
  然後用毛筆蘸其它各色彩釉,或點在白色釉上。
  或像雨點壹樣灑在白色釉面上,或從上至下斷斷續續的點施,似斷線的珍珠任意流淌。
  焙燒後加以流動,形成了疏密得當的藝術畫面。
  定型施釉法,將各色釉彩,用毛筆畫成斜線,使這些斜線構成單元圖案。
  每個單元裏有網狀的、格式的、菱形的,將器物分成幾個區間。
  施以白釉、紅釉、條狀釉、或者綠釉等多種花色釉面。
  組成旋律性很強的圖案,使之達到美麗的藝術效果,使其釉色艷麗,華麗無比。
  局部條紋定施法,是充分利用鉛釉的流動性,在主色調中加施紅條連續白點條狀釉,間或白色紅心梅花圖案。
  在高溫焙燒中,釉層熔融,彩點集中的地方由上向下流成壹條條彩帶。
  這些彩帶任意浸漫,任意流淌,構成變幻自然,絢麗無比的紋樣。
  貼花加彩法,是將器物的地色施以白色,貼花部分施以藍邊紅心,或者綠邊紅心,紅邊藍心,紅邊綠心等等。
  經高溫焙燒後,釉面自然流淌,形成似瀑布般的藝術效果,美麗壯觀。
  印花填彩法是在盤子中間,刻畫出流雲,荷葉,仙鶴。
  壹般而言,地釉施以白色或其它淡色,在印花部分填彩。
  這樣的裝飾手法突破了日用器皿的局限,意境深遠,令人遐想。
  雖然盤子不大,而盤中的仙鶴,好像飛翔在彩雲飄動的無限天際壹樣。
  斑塊施釉法,壹般情況下,整體器物的施釉用壹種釉色。
  在施釉之前,用壹種特殊的釉料在器物表面做成斑塊狀。
  然後在空閑處,填補淡色或白色。
  經高溫焙燒,斑塊中的釉色充分流淌,形成美麗的線條,自然和諧,美觀大方。
  如流傳下來的經典之作,花斑嘯天馬。
  套彩點施法,這種施釉方法常見於生活用具上。
  是先把器物的口和足,用單色施釉。
  器物上的貼花部分,用很規整的多色方法施釉。
  其余空地,用多種釉彩隨意交錯施釉。
  這樣使之焙燒後形成美麗、自然、和諧的藝術效果。
  花卉定施法,是用壹種特制耐高溫的釉料,在器物表面按設計花卉圖案進行排列組合。
  因為這種釉彩經高溫焙燒後,釉面不會流動,然後把花卉周圍的空白處填補其它色釉。
  但厚薄必須適中,盡可能減少它的流動性。
  焙燒出爐後,圖案規整精美,栩栩如生,如綠釉梅花罐。
  總的說起來,仿制唐三彩是真不容易!
  畢竟唐三彩的種類實在是太多,唐三彩是從唐墓挖掘出來的陶器之泛稱,後來學者視為壹種陶瓷分類上的術語。
  唐三彩並非專指那三種色彩而言,在唐墓中所挖掘出來的各類陶俑、陶像,以及其他陶器上,有的只有單彩,或者二彩,有甚多的器物,卻具有較復雜的多彩顏色。
  壹般而言,除了胎體的白地之外,鉛黃、綠、青三彩最為普遍。
  三彩器可以表現出,唐代各種實際生活所應用的器物。
  也就是說,只要是生活中的物品,都可以被制作成唐三彩。
  在這些器物中,已經把當時社會生活的形態,很完備的呈現出來。
  由此獲知殉葬的明器,與其他器物的形制與數量,均按照墓葬者生前官階,以及門第的大小而定。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