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統不正經

瘋神狂想

都市生活

大美院陶研中心大樓之內,陶藝勻工作室之中,壹群年輕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工作!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五十章 完美的工藝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38

  還是那位老頭,他看陳文哲好像是陷入了困惑,十分得意的笑了起來。
  看著老頭挑釁的眼神,聽著他得意的笑聲,陳文哲更加沈下心來。
  只要有問題,就肯定能找得到,只不過是他沒有想到罷了。
  陳文哲不為所動,但是在場的其他人,心情全都不好了。
  特別是其他幾位老頭,臉色更是變得十分難看,這是打他們的臉啊!
  他們都是專業人士,可作為專業人士,他們卻只能憑感覺判斷這件青銅器有問題。
  這就十分丟臉了,知道東西有問題,感覺也不對,但是,他們就是說不出哪裏不對!
  當然,之所以認準了東西不對,也不止是全部來自感覺。
  作為金牌拍賣行的高級鑒定師,他們的信息渠道,絕對不是陳文哲能夠相比的,所以知道壹些其他人不知道的事情。
  就像是陳文哲,他來之前只是壹看圖片,就想到了兩次拍賣。
  壹次是在香江,那是壹件跟這壹件差不多的商晚期青銅獸面紋耳丁卣,拍賣了三千七百九十五萬。
  壹次是在神都,那是壹件西周早期的獸面紋耳丁卣,拍賣了兩千三百萬。
  這只是陳文哲知道的,很顯然,壹些內部人員,高層人士,知道的更多。
  青銅器這種東西,在古代就是錢,甚至是跟現在的黃金的概念差不多。
  所以,它雖然很重要,但是以古人的財力,就算舉國之力,也沒必要壹下子鑄造這麽多重器。
  這就是問題,不說當年商周時期到底鑄造了多少,只是現在能流傳下來的應該是少數吧?
  刀兵破壞,時間腐蝕、掩埋地下隱藏,流傳幾千年,實在是有著太多的可能,讓這些東西消失。
  能夠留到現在的,並且順利出現在世人面前,每壹件都是奇跡,可是,最近的奇跡發生的實在是太多了。
  不用想,這裏面肯定有問題。
  因為就那麽點稀少的重器,不可能流傳下來太多。
  陳文哲知道的就有兩件,而那些老專家們稍微交流就知道,公開、私下交易的這種商晚、周早時期的耳丁卣,居然有五六件。
  雖然有些信息可能不太準確,但是,只要其中有壹半準確性,那就是了不得的事情。
  這種東西壹半都是用來祭祀的,只要國不滅,東西又不會壞。
  不壞,有必要壹連鑄造好幾件?而且形制還都差不多?
  所以,這裏面肯定有問題,但是,問題在哪?
  就像對面那得意洋洋的老頭說的那樣,他們該做的鑒定都做了,可就是沒發現問題。
  外表能看到的,他們不會看錯,就算看不到的材料分析,他們也做了。
  從工藝、外形、銹色等等,都沒有發現問題,那就是沒問題了?
  鑒偽存真,在古玩行裏,這壹句話可不容易做到。
  還有,在這壹行裏,還有壹個金科玉律,那就是疑罪從有!
  懷疑,就是原罪。
  只要有所懷疑,就壹律當假貨處理,這樣做肯定沒錯。
  可惜,寶主顯然不認同這種做事的方法!
  所以,此時的陳文哲就成了出氣筒。
  別的老家夥他壹個也不能得罪,壹個小年輕,還不能教訓壹下?
  “年輕人,不行就直說,沒必要讓我們這些老家夥,全都在這裏等著妳吧?浪費時間!”
  “妳到底行不行?鑒定怎麽學的?就這麽盯著?師娘教的吧?”
  “我……妳這不說話是幾個意思?這麽盯著看,能看出個花來?妳還想要透視還是怎麽的?”
  本來不想理會這老頭,但是這老家夥越說越難聽,陳文哲忍不住怒氣上湧。
  只不過,當聽到透視的話,陳文哲楞住了。
  要是透視壹下的話,會是什麽情況?
  陳文哲可是知道,與其他類別的文物鑒定技術不同,目前青銅器的鑒定,已經采用了壹些科技與傳統相結合的鑒定手段。
  比如運用現代化學、冶金學等學科中的技術與儀器,來鑒定青銅器。
  透視也不難,x光就可以,不過,很顯然在這裏沒有多大作用。
  x光可以看出這件青銅器是不是拼接的,可看不出移植上的銹跡。
  再說,現在陳文哲都有點懷疑人生了,因為他現在也不確定,這些銹跡就是移植上去的。
  這麽自然的銹跡,也不太可能是電鍍上去的。
  電鍍的銹跡雖然很真,但是層次感不行,再說,也沒法做出紅斑綠繡間雜的程度。
  所以,高仿銹色,誰也不可能做到眼前的程度。
  拼接?陳文哲看著眼前的青銅器,它有沒有可能,是好幾件殘破的青銅器,拼接出來的?
  也不太可能,之前他們做過鑒定,要真是拼接出來的,肯定能夠看出來。
  看著青銅器,陳文哲的視線,不由自主再次集中在了其上的紋飾上。
  這些紋飾,銹鑄自然,要是作假,能不能做出來?做的這麽好可不可以?怎麽做上去?
  簡單的移植肯定不行,想到移植的辦法,陳文哲再看其上的銅銹,突然間心中壹動,黏貼?
  拼接是壹種,黏貼也是壹種,特別是其上的耳丁紋,看著有點眼熟。
  耳丁紋,就是壹種像是耳朵的外形壹樣的紋飾,有壹定的弧度,還很像是壹個大寫的G。
  那個弧度,陳文哲剛開始看到的時候,就感覺有點驚嘆,人家這工藝做的太好了,修飾的極其圓潤。
  就是因為這種工藝太好,所以他從來沒有想過紋飾造假。
  可是,此時仔細想想,這些紋飾,要都是移植上去的呢?
  不是移植上面的綠銹,而是整個紋飾都是移植上去的。
  更準確的說,要是貼上去的紋飾,那很多疑問,就可以解開了。
  要制作這種有著十分圓潤的圓弧,根本就不難,很多古錢幣,都可以做到這壹點。
  要是找壹批同壹時期的古幣,切割壹下,拼湊出耳丁紋很難?
  肯定不難啊,這麽壹想,在仔細壹觀察,陳文哲就笑了。
  他越看,越感覺猜對了,上面的紋飾,都是用古錢做出來的。
  怪不得他怎麽看上面的銹色,都感覺很漂亮,原來這些銹色,就是天然形成的。
  這要是能找出問題來,還真就是奇跡!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